導航中醫(y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征集中醫(yī)病案

[復制鏈接]
91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0-8 16:49:19 | 只看該作者
         川崎病驗案一則
        導航中醫(yī)藥 2022-10-07 06:00 發(fā)表于江蘇
        某男,7歲,小學生。因持續(xù)高熱,心悸,全身皮疹二十余天于1993年6月26日入院。入院前曾用過中藥銀翹散、白虎湯,西藥抗感冒藥、青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Ⅴ號、激素及對癥治療,療效不顯。入院時患兒訴心悸,輕咳無痰,陣發(fā)性下腹痛,腹脹,納差,口干喜冷飲,便溏,尿黃赤。診見:體溫39.9℃,脈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神清,精神萎靡,雙目無神,面色潮紅,鼻煽,無涕、淚、汗,全身散布紅色麻疹樣皮疹,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雙眼球結膜充血,口唇紅絳少許滲血,咽充血,雙肺呼吸音增粗,左下肺可聞及少許細濕羅音,心界向左下擴大,心音稍低鈍,下腹部有壓痛,無反跳痛,四肢末端輕度硬腫,舌紅絳略呈楊梅狀,苔少,脈細數。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112g/L,白細胞21.2×109/L,中性0.90,淋巴0.10,血小板260×109/L,血沉136mm/lh;胸片:左下肺炎,考慮心臟疾患;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左心室肥厚并勞損。
           入院西醫(yī)診斷:1、川崎病;2、左下肺炎;3、中毒性心肌炎。中醫(yī)診斷:1、溫毒(氣營兩燔);2、心悸(心火亢盛)。
          中醫(yī)辨證為溫熱毒邪深入營分,燔灼營血,灼傷陰津,熱竄血絡,心神被擾。治以清營泄熱,益陰解毒,用清營湯加減。處方:水牛角20克(先煎),生地、玄參各15克,丹皮、金銀花、葛根各10克,赤芍、連翹、知母各8克,麥冬9克,甘草3克,日1劑,水煎服,同時輔以西藥能量合劑及對癥治療。服2劑后患兒體溫降至38℃,精神好轉,有汗出,腹痛、腹脹、便溏消失,余癥仍存,守方續(xù)進3劑。
        7月1日,患兒體溫降至36.4℃,頸部淋巴結漸小,皮疹消失,四肢末端硬腫消退,部分指、趾脫皮,口干,心悸,納差仍存,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改以清熱養(yǎng)陰益胃法。處方:生地、玄參各15克,赤芍、麥冬各8克,北沙參、丹參、葛根、金銀花、麥芽、天花粉各10克,砂仁4克(后下),甘草3克,4劑。7月5日:患兒除心悸、神疲、夜寢心煩外,余無不適,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乃以益氣養(yǎng)陰,寧心安神法調理,生脈散加味。處方:西洋參5克,麥冬、五味子各9克,北沙參、生地、玄參、柏子仁、酸棗仁、茯神、丹參各10克,赤芍8克,隨癥加減出入,服用7劑。
       7月12日再行檢查,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110g/L,白細胞7.4×109/L,中性0.69,淋巴0.31,血小板100×109/L,血沉6mm/lh,胸片示左下肺炎消失,患兒諸癥悉平,痊愈出院。9月15日來院復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胸片、心電圖均示正常。隨訪至1998年底,未見復發(fā),也未出現心血管等系統的并發(fā)癥。
         按:本病即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小兒急性發(fā)熱出疹性疾病,病因未明,其特征為發(fā)熱,皮疹,手足紅斑和硬性水腫,眼球結膜及口腔粘膜充血,舌乳頭增生,頸淋巴結腫大,恢復期可出現冠狀動脈瘤等并發(fā)癥,治療尚無特效藥物。本病屬中醫(yī)“溫病”范疇?v觀本例,熱勢較猛,入院時即見熱邪熾盛,呈現氣營兩燔證,并有熱竄血絡、灼傷陰津、心神被擾之見證,如不及時控制,將出現耗血動血,閉塞清竅等危候。故治療上根據溫熱病演變規(guī)律,按衛(wèi)氣營血理論辨治,及時控制熱毒,斷邪深入,并始終注意顧護陰津及涼血活血,從而阻斷病勢向縱深發(fā)展,防止陰津進一步耗損,盡可能減少熱毒熾盛所致的機體損害,始治以清營泄熱、益陰解毒,繼治以清熱養(yǎng)陰益胃,后以益氣養(yǎng)陰、寧心安神法調理,使患者病情較快控制并獲痊愈,且無復發(fā)及心血管等系統并發(fā)癥發(fā)生。
92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0-18 08:29: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醫(yī)融合觀 于 2022-10-18 00:52 編輯

       下達8次病危通知書的心臟病患者,幾副中藥治愈(主動脈夾層/腦瘤)[url=]倪海廈漢唐學堂[/url] [color=var(--weui-FG-2)]2021-10-19 08:55
來看宋老師兩個醫(yī)案,體悟一下中醫(yī)思維的運用,而不要被西醫(yī)那些紛繁復雜的病名帶溝里去了,醫(yī)者如此,患者亦復如是(別被病名嚇死)。打破西醫(yī)病名,僅供參考

1.主動脈夾層

崔某,男,67歲,2012年3月來我這里就診,患者有一個哥哥,曾經有心血管的問題。當時到安貞醫(yī)院,安貞醫(yī)院要給他放大概六七個支架。所以需要搭橋。搭橋年齡又比較大,家庭經濟又負擔承受不了,后來就轉入我門診治療。

我用中藥給治療了3個月,然后,能夠參加勞動,各方面都很好了。主動脈夾層的這個患者,就是他的親弟弟。

這個主動脈夾層的患者,安貞醫(yī)院要求換主動脈弓,但是由于主動脈已經劈到了髂總動脈,包括一側的腎動脈,都有了夾層,所以換不了了,后來回到了豐寧縣中醫(yī)院治療,其實就是等死。

患者家屬那天上午很早就來了,到我門診懇請我去給出一趟診,因為我的門診比較忙,幾個家屬就坐在我的旁邊,一直坐到下午五點我下班,我一看這不去也不合適,盛情難卻。我決定去給出一趟診,我說你們這樣,一定要和豐寧縣中醫(yī)院商量好,否則我去了沒法說話,他們說已和院方談好了。于是我們到豐寧縣中醫(yī)院。

當時接待我的是豐寧縣中醫(yī)院急診科的曹主任還有張主任,兩位主任都很熱心,也很熱情,把整個病例都給我介紹了一遍,然后說,宋大夫別治了,沒有用,安貞醫(yī)院都判了死刑。

我把病歷看了一下,西醫(yī)給點的硝普鈉,大家都知道,這個病是血壓不停的升高,西醫(yī)給靜點的硝普鈉控制血壓,手上又輸著營養(yǎng)液,腿上扎的硝普鈉,身上插了很多管子,所有的西醫(yī)會診都認為患者沒救了。曹主任說,宋大夫你也別費這心了,咱們就放棄了吧。我說能不能先去看看患者,曹主任說可以啊。

我談到這里,如果有西醫(yī)思維的請思考,如果你們看到了這樣的患者會怎么辦,如果用中醫(yī)的思維,大家也不停的思考一下,如果你遇到了,你應該去怎么想,怎么做。

我進病房看到患者,臉色就像長了一層繡一樣。腹脹如鼓,大便已經11天沒行。舌干,舌苔黃的就像鍋貼子一樣,然后我又把西醫(yī)的查體系統做了一遍。其實這個病人,如果我把中醫(yī)的查體告訴大家,大家誰都會治,但是往往大家就給西醫(yī)的診斷所嚇倒了,也不敢治也不敢想,這是我們共同的一個毛病。

來到急診室,我和曹主任張主任還有患者家屬,我說曹主任,你再給患者下一次病危通知,曹主任說他已經下過7次病危通知。我說那也不差這一次,咱們再下第八次病危通知,然后患者家屬也在場,我說:“你們有沒有抱著活馬當死馬醫(yī)的心態(tài),咱們就嘗試用中藥治療一下!奔覍僬f:“把你大老遠的找來,就是讓你試一下,家里面后事都已經準備好了!

然后我和曹主任說,咱們兩個商量著開,我說這么重的患者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我說這個患者應該用到石膏,曹主任說用吧,你就用到二三十克。

我說不行,最少120克,還應該用到大黃。他說,大黃!那就用10克,我說不行,最少用到60克。其他藥是常規(guī)劑量。

我當時開的處方:
石膏120g,知母20g,大黃60g,芒硝30g,枳實10g,厚樸20g,山藥10g,瓜蔞30g,杏仁10g。

囑咐讓藥房緊急給煎出來,我和張主任簽的字是急煎。并且囑咐患者每兩小時服200毫升,交待家屬,要患者大便的時候,腹瀉特別厲害的時候再告訴我。

為什么這么用藥?我想問一下大家,為什么石膏、大黃要用這么大的量?石膏大黃兩味藥在吳佩衡認為他們是中醫(yī)十大元帥中的兩位,具有斬關奪將之功,大家想一下,這么重的病,如果我們用10克、20克,無異于揚湯止沸,我們是在救人,而不是在游戲。這就好比一個大房子,剛剛著了火,你有一桶水,你是直接把他澆上去還是用一個小酒盅,一點一點地往上澆,如果真是這樣,你的一桶水耗干了,整座房子也就燒沒了。如果是人,命不就沒了。

我們在吃飯的過程中,曹主任就問我,宋大夫,你這方子是怎么開的呢?我怎么沒有見到一味治療主動脈夾層的藥?你是止血還是活血祛瘀呀?我怎么沒看到?我當時就笑了,我回答說,我也沒看到主動脈夾層,他又問我,那你按什么思路開的方子?我回答了五個字,痞、滿、燥、實、堅。我說出來這五個字你也會治療,曹主任一拍腦袋,明白過來了。他說,哎呀!宋大夫你是這么想的。

過了六個小時,患者打來電話,說已經大便了,瀉了醫(yī)院那種白塑料盆半盆,大便呈污泥濁水一樣,臭氣熏天,腹脹已經消了,然后患者想吃飯,問我能不能吃,我說可以吃,然后患者吃了一碗餃子,又喝了一碗粥,又給我打電話說還餓,還想吃,我說不能再吃了。如果繼續(xù)吃下去,胃破裂,明天還得急救。

其實我這么開藥是有依據的,咱們下面就來分析依據,《傷寒論》第219條,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詬、譫語、遺尿、發(fā)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第252條,傷寒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4條,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5條,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3天后,患者狀態(tài)好轉,但是眼前總出現幻覺、幻視、還譫語,就說亂七八糟的話,總是說看見死人了,看見滿窗戶都是蚊子,蒼蠅蚊子滿屋飛,小肚子還拘急的疼痛。小便不暢,尿赤色,這時候我給改用了五苓散加抵擋湯,我個人比較喜歡一句話,上焦蓄血則善忘,下焦蓄血則如狂。

《傷寒論》124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擋湯主之。小便不利是為蓄水癥,這個患者,我考慮既有蓄水又有蓄血,所以用了五苓散加上抵擋湯。當時思維局限,現在回想,如果用豬苓湯加抵擋湯也許效果會更快。

因為患者也能吃了,也能溜達,患者家屬就問,能不能停用硝普納,說實在的,我也沒有把握,我也心里沒有底。我也不知道他的主動脈的血管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在第八天,患者在睡眠中,無意間把腳上扎的硝普納液的針頭踢掉了,但是也安睡了一晚,從此以后就停用了硝普納,血壓正常。

第十一天,患者諸癥消失,身體稍感疲憊,其后,我又給他配了磨成粉的大黃蟄蟲丸的方子,磨成粉,裝了膠囊,囑咐患者繼續(xù)服用半年,去復查主動脈;颊呔懿慌浜蠙z查,說我這能走能跳,還能趟地能干活,我查什么查,就是不查,患者后來參加農村的體力勞動都能干了,直到去年我要講課,作了這個課件。

我就開車去了患者家,我想找他,一定要給我做一下這個片子,后來患者做了一個片子我們看了。主動脈的血管是無疤痕的愈合,當時這張片子我?guī)У奖本〇|直門醫(yī)院,找了些人給我看了一下,我也覺得很奇怪。

單純的提出主動脈夾層中醫(yī)是無從下手的。

所以我們在臨床上要拋開西醫(yī)的各種診斷。不要受西醫(yī)名詞的禁錮,不要讓這些名詞禁錮了我們中醫(yī)的思維。

運用我們中醫(yī)的四診合參,運用六經辨證也好,運用臟腑辨證也好,運用八綱辨證也好,我們中醫(yī)的手段,收集資料,辨證論治,只要我們選方用藥,能夠解決患者的病痛,就是最好的結果,如果說你能做到用藥準確,選方精當,一定會效如桴鼓,時刻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中醫(yī),不要忘了中醫(yī)的精髓所在,整體查病,辨證論治。



二、24副藥治愈腦瘤。再次證明:言病不可醫(yī)者,未得其術也

宋柏杉: 講一個腦癌,左側顳葉膠質瘤的患者。

這個患者是我一個高中同學的父親,楊某,80歲,這也是我2012年看的一個患者,當初他一發(fā)病就打電話告訴了我。

我說你用中醫(yī)治還是用西醫(yī)治,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他說想去北京天壇醫(yī)院。

然后,他去了北京天壇醫(yī)院,想做手術,天壇醫(yī)院考慮他年紀偏大,手術風險太大,拒絕給予手術,于是,再次給我打電話問我怎么辦,我建議他可以考慮中醫(yī)保守治療。

他就在北京,據說是一個專門治療腫瘤的人,給他治了一個月,花費還很昂貴,頭疼、癲癇發(fā)作依舊頻繁。

每天大概發(fā)作六七次,頭疼比較厲害,到了六月份,轉到我的門診治療。

如果我們運用西醫(yī)的思路,是選海藻、昆布、大貝軟堅散結,還是選全蟲,蜈蚣搜風通絡?

這里片子有,化驗單也有,我拿過來片子,實際我看片子都是出于尊重,盡管我也能看一些片子。

然后我把脈、問診,患者面赤,性格急躁,癲癇一天發(fā)作六七次,以夜間發(fā)作為重,頭疼,頭發(fā)蒙,不清醒,怕熱,有小汗,二便調,睡眠不實,多夢,舌偏紅,舌下靜脈紫黑,苔薄白,脈左寸略浮,關尺沉弦而硬。

我診斷為,風熱上擾清竅,加之年老瘀血阻絡,我給開了桑菊飲加通竅活血湯六付,在這里我順便談一下桑菊飲,桑菊飲在溫病條辨中主治痰咳,是以治咳嗽為主,而我的父親和我的爺爺,我們這個家族用桑菊飲治療風熱頭疼是首選,桑菊飲治療頭痛效果也是確切的,我用桑菊飲加通竅活血湯六付,

六付藥吃完,癲癇已經不再發(fā)作,頭疼明顯減輕,腦袋較以前也清醒多了,效不更方,吃了24付,老頭堅決不吃了,說好了,嫌中藥太苦。

于是我的同學就帶他到天壇醫(yī)院復查腫瘤,結果一看片子,腫瘤減小了一半,回來之后,全家都很高興,又強制他吃了24付,吃完之后,因為他是農村人,他就下地能干活了,各種各樣的勞動都能干了,再叫去復查,說什么也不去,這個患者到今天已經3年多了,依舊很好,能吃能喝能睡,那么大年齡,還能干活。我也特別想知道他的片子,現在腦袋里的腫瘤是什么樣子。

我在臨床上的體會就是,你如果想用西醫(yī)的方法治療,就要用西醫(yī)的思維,如果你決定用中醫(yī)的辦法治療,就要老老實實的運用中醫(yī)的四診,搜集資料辨證論治,不要被西醫(yī)的診斷所嚇倒。

記得董景昌老先生有一句話:病非人體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病不可醫(yī)者,未得其術也。

《靈樞•九針十二原》里邊曾經講到,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經言盛者瀉之,虛則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聞乎?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作者:宋柏杉(北京靈蘭中醫(yī)診所,北京朝陽東土城路)

===========================================================
        經查,與31樓是同一個病案!!

       作者:宋柏杉(北京靈蘭中醫(yī)診所,北京朝陽東土城路)
===================================================
        作者是真實的。病案應該可靠。



點評

病算是治療的有效果。 但是方法原理講不清楚。 有幾個人能復制這種治療方法?  發(fā)表于 2023-5-16 19:24
93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0-29 09:43:10 | 只看該作者
所謂過敏性鼻炎,只是未愈的傷寒類感冒


本人認為,所謂過敏性鼻炎,只是未愈的傷寒類感冒而已!

未愈的傷寒類感冒是怎樣引起這病發(fā)生的呢?

首先說,做成這一病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客觀地說,西醫(yī),特別是中國的西醫(yī)應負主要的責任!

我們不妨先去醫(yī)院,特別是兒童醫(yī)院看看,小兒感冒發(fā)燒,只要超過38度,醫(yī)院會用什么方法治療呢?吊針!吊針己成為中國醫(yī)院的特色一景了,對于溫熱類的感冒,吊針,用抗生素這類寒涼性質的藥物,戓可能有其合理之處,但是對于傷寒類的感冒,就極不合理了,傷寒類感冒,病位在皮膚和肺,應以辛溫宣肺的藥物來發(fā)汗,汗出則病愈,問題是西醫(yī)并沒有陰陽寒熱理論,故抗生素用在這類人身上,會有什么后果呢?中醫(yī)有-說法,叫冰伏其邪!發(fā)熱,是衛(wèi)氣透之于表與寒邪抗爭,硬用抗生素將衛(wèi)氣消滅,表靣上看,衛(wèi)氣無力與邪抗爭,不發(fā)熱了,但是,寒氣還是留在肺內,這就叫冰伏其邪!

人的腎陽,主管人體陽氣,陽氣其中有部份功能(指衛(wèi)氣)是負責驅除寒氣的,當衛(wèi)氣被抗生素消滅(戓者說壓制),無力抗邪而不發(fā)熱后,衛(wèi)氣在心神的指揮下,-恢復反擊力量,就會從新奮起抗擊,于是乎又有-輪的發(fā)熱,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有切身體會了,在中國,在只許-個的國情下,孩子金貴,有多少人去想到去找中醫(yī)治感冒呢?(除非西醫(yī)已無能力再活愈而不得不找中醫(yī)治療),這就必然再去醫(yī)院找西醫(yī),再吊針,一直惡性偱環(huán)下去...........

即使是溫熱類感冒,本人也認為到了營分階段用抗生素才有效,過早使用及大劑量使用抗生素,病輕藥重,同樣會使肺寒...........

抗生素還有-個特點,就是會損及腎陽,這-點我們可以從吊完點滴后患者變得清沏可以判得出,小兒是幼陰幼陽之體,更易受損,故經西醫(yī)治療過反復感冒的患兒,不但容易產生另-個病---過敏性鼻炎,有部份更會演変成另一個更嚴重的病,哮喘(肺病及腎,腎不納氣)!

這-現象在中醫(yī)界同樣出現,辨證不準,多用寒涼藥物,同樣會做成寒氣留在肺中,我們可以從這種鼻炎的表現癥狀以咋天搞的那篇巜麻黃附子細辛湯與過敏性鼻炎(搜集的資料)>>可以作出判斷,過敏性鼻炎,實際上是肺寒在作怪!

肺寒作怪,顯然就是傷寒感冒未愈了!肺主氣,這個主氣是指肺的功能之一是協調人體去適應氣侯變化的,肺主衛(wèi),所謂主衛(wèi)是指推動衛(wèi)氣去抗擊六淫由皮膚肌腠及鼻孔等部入侵的,肺有寒,肺氣弱,就不但不能適應外部氣侯變化,抗擊外邪,而且容易內外合邪,發(fā)生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癥



知道了過敏性鼻炎是未愈的傷寒感冒就好辦了,可以制定了治這病的原則就是清肺寒了,為什么過敏性鼻炎-接觸過敏源就發(fā)作?內外合邪也,所以要兼故治表,過敏性鼻炎并非-兩天可以產生的,寒邪固據,則難動,非一般祛寒藥可以建功,同時,從大多數患者脈象可以知道,患者尺脈多微多細,甚至六脈皆沉,沒有推動肺寒外出的動力,綜合這些便可以知道,這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證!實踐證明,麻黃附子細辛湯,治過敏性鼻炎療效顯著,難怪中醫(yī)界有人認為"麻黃附子細辛湯對過敏性鼻炎可以說是特效"!

不這,從報道可知,麻黃附子細辛湯并不能根治過敏性鼻炎,這有兩個原因:
1、過敏性鼻炎并非一朝-夕產生的,中醫(yī)有病久入絡之說,病久入絡,-般用藥是不容易消除,如果在,麻黃附子細辛湯中加入祛頑痰,則去瘀血的藥物,在過敏性鼻炎肺氣已虛的情況下更易損傷正氣,故可以用刮痧撥罐及灸的辦法協助麻黃附子細辛湯共建其功;



2、前靣說到,由于腎陽受損,即使麻黃附子細辛湯有確切而顯著的療效,陽虛還會生內寒,容易再受外寒入侵,故還要在過敏性鼻炎不發(fā)作的時侯增強腎氣,先用四逆湯散除全身之寒,再用藥膳鞏固藥膳可首推鹿茸燉,鷓鴣戓老雞,合黃芪淮山藥等溫腎健脾補氣固衛(wèi),這些做好了,尺脈有力了,鼻炎想發(fā)作也都難!

過敏性鼻炎,難治嗎?
94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0-29 09:43:55 | 只看該作者
      故經西醫(yī)治療過反復感冒的患兒,不但容易產生另-個病---過敏性鼻炎,有部份更會演変成另一個更嚴重的病,哮喘(肺病及腎,腎不納氣)!
===================================================
        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確實可靠,贊一個。                                                                                                                                               西醫(yī)有個說法:感冒是萬病之源。
        感冒反復發(fā)作可以引起許許多多疾病,過敏性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傷寒論》48  二陽并病,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fā)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fā)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fā)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濇故知也。
          《傷寒論》這一段描述與受到寒冷刺激、感冒等引起的過敏性尋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腹痛的臨床表現一致,麻黃湯、大青龍湯、麻黃湯桂枝湯各半湯等都可選用。用蒸汽浴(熏之)或者用棉被保暖都可以治療過敏性尋麻疹等。
       《傷寒論》301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麻黃去節(jié),二兩    細辛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陳亦人認為:“乃陽虛之人感受外邪而病”,也就是說在少陰病的基礎上又感受了風寒外邪,出現了發(fā)熱、脈沉的表現。病情重的用麻黃細辛附子湯;病情輕的用麻黃附子甘草湯。腎陽虛的本質是下丘腦—腦垂體各軸的功能低下,也包括在少陰病之內。在這種狀態(tài)下的感冒使用麻黃附子類方劑治療,發(fā)熱、出汗的也可以用桂枝附子湯類治療,根據病情而定。
95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0-29 09:51:38 | 只看該作者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治療總結要點:
1.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包括各種腎臟病理學類型以FSGS、膜性腎病、IgA腎病、膜增殖性腎炎、乙肝相關腎、糖尿病腎病最多見,屬于腎內科最艱難的疾病,病理學分類眾多,中醫(yī)辨識困難,獲效時間長,患者需要堅持服藥時間長!中醫(yī)難喝為關鍵點,堅持的都獲得很好的緩解,或者尿蛋白定量大幅度降低!
2.臨床經驗表明:表現為氣陰雙虛、氣虛偏重的需要緩解時間短,大概三個月左右能見到蛋白尿減少,減少趨勢非常明確。偏重脾腎氣虛、氣虛涉陽、脾腎陽虛需要時間長,復發(fā)率也高。即使完全緩解,也容易復發(fā)。
3.對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伴有濕熱之邪,相對瘀血、痰瘀互結、濕熱與瘀血互結者,單一濕熱之邪容易緩解,需要獲益時間短,大多數三個月以上,最多一年獲益如乙肝相關腎炎。膜性腎病一樣會出現濕熱偏重之象的患者,當歸拈痛湯、三仁湯、上中下通風通用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4.中藥風藥是強化中醫(yī)藥降低蛋白尿的很好經驗,其中植物類風藥、蟲類聯合是加速蛋白尿降低的關鍵因素。
5.腎病病理學類型不同,表現出的中醫(yī)學本虛標實的關鍵點不同,看患者辨識清楚中醫(yī)學核心病機、病機轉換的加減是獲取中醫(yī)學降低蛋白尿的關鍵。如IgA腎病大多數為本虛脾腎氣陰雙虛,伴有濕熱、瘀血、濕濁多見,FSGS大多數為脾腎氣虛、氣虛涉陽為多見,多伴有水濕、濕濁、瘀血、痰瘀多見,膜性腎病多以氣陰雙虛、氣虛偏重,或者氣虛涉陽為關鍵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張磊
96
 樓主| 發(fā)表于 2023-3-24 10:58:40 | 只看該作者
芪丹軍蛭湯組成:生黃芪30克,丹參15克,生軍9克,水蛭粉3克(分沖)。功效:補氣養(yǎng)血消蛋白,通絡瀉濁降肌酐。主治:治療慢性腎衰之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者。方義:方中黃芪補氣升陽固澀,丹參養(yǎng)血活血,水蛭通腎絡,大黃腎臟之引經藥,通下瀉濁。黃芪合丹參補氣養(yǎng)血可消蛋白,水蛭合大黃通絡瀉濁可降肌酐。此方為慢性腎衰之基礎方。水蛭是腎病之要藥,對減少蛋白尿、保護腎功能,有不可替代之作用。仝小林教授常用水蛭粉3~6克沖服。長期服用,并未發(fā)現明顯副作用。水蛭與大黃配伍,大黃不僅排毒,還是腎臟引經藥;蛋白尿多者,配水陸二仙丹加黃芪;瘀血,配三七、丹參;水腫,配益母草、澤蘭、澤瀉。部分病人,不耐腥味,可裝入膠囊服。治療要點:蛋白尿明顯者,可合水陸二仙丹;水腫明顯者,可合五苓散;血肌酐、尿素氮較高者,可合大黃附子湯并加藥。荒I性貧血者,可合二仙湯;腎性骨病,可加補骨脂等。仝氏芪丹軍蛭湯加味治療IgA腎病蛋白尿案 患者,男,30歲。血尿3個月,腎穿:IgA腎病,未用激素。查血生化:Cr119μmol/L,UA440μmol/L,TG 2.29mmol/L,24h尿蛋白定量2.60g/24h,體胖,舌黃厚膩質紅,脈滑數。治以清熱化濕,益氣通絡,予仝氏芪丹軍蛭湯加味:生芪45克,丹參30克,生軍9克,水蛭粉3克(分沖),川連9克,威靈仙30克,紅曲6克,蠶沙15克,生姜3片。加減調治5個月,復查血生化:Cr104μmol/L,UA398μmol/L,TG2.7mmol/L,24h尿蛋白定量0.38g/24h。藥 浴藥浴之機理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腎衰時排毒、排水障礙,可通過肺來代償。尿毒癥時,皮膚上有尿素霜,就是機體從皮膚排毒之明證。因此,藥浴對尿毒癥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經常藥浴可使病人皮膚營養(yǎng)得到改善而潤澤。曾測過尿毒癥患者的汗液,肌酐為零,但尿素氮卻和血中一致,說明通過出汗排水又排毒。藥浴之方藥藥浴方,組成為:生麻黃、桂枝、川芎、生姜各30克,亦可加艾葉、透骨草。上諸藥裝入寬松紗布袋中,加水5000毫升,煎煮30分鐘。將藥汁連同紗布袋一同倒入放好熱水的浴缸中,進行藥浴,至周身微汗,出浴。蓋被保暖,若汗繼出,用吸管喝熱水來補水。藥浴注意點:①不可大汗,嚴防感冒;②不可太頻,一周一次便可;③注意補水、保暖。
(轉發(fā)仝小林老師)
97
 樓主| 發(fā)表于 2023-3-24 11:00:18 | 只看該作者
        某,女,18歲。常發(fā)扁桃體炎,一個月前發(fā)高熱,嗣后即兩膝關節(jié)紅腫疼痛,出紅斑,一個月內陸續(xù)高熱39度左右,熱則痛甚,不可屈伸,肘關節(jié)亦微痛,曾有一次暈厥。

北京協和醫(yī)院診斷為風濕熱,注射青霉素、服阿司匹林等藥無效。

初診(1969年4月30日):現兩膝關節(jié)紅腫疼痛,有紅斑,前臂亦見紅斑。苔白,脈滑數。發(fā)熱,行動不便。與桂枝芍藥知母湯加生石膏。

二診(1969年5月4日):關節(jié)疼已不明顯,紅斑消,腫熱已,除上樓時左腿稍感不利外,余無所苦。

原按:桂枝芍藥知母湯之治驗,尚有腿疼水腫,頭亦經常疼,多時不愈者;風濕性皮肌炎,下肢在夜間劇痛,不能安眠者;周身關節(jié)疼,有水腫,胸脅脹,時噫氣久治無效者等等。

有時初服此方出很多小紅點,再服則疹消退。

編者按:

《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胡希恕病位類方解》曾言:“慢性關節(jié)炎下肢腫者,用本方有良驗。并以本方(桂枝芍藥知母湯)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風濕熱得奇效。”可為此例參考。
98
 樓主| 發(fā)表于 2023-3-24 11:02:45 | 只看該作者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第五

       10條
【原文】
病歷節(jié)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烏頭湯方: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麻黃   芍藥    黃芪各三兩     甘草三兩(炙)     川烏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注解】
氣:寒氣。
歷節(jié):即類風濕關節(jié)炎
【中醫(yī)認為】
寒濕侵襲于關節(jié)之間,凝結不去,阻礙氣血的運行,所以關節(jié)疼痛不可屈伸,強直拘急,脈象沉緊。治以烏頭湯散寒止痛。方中麻黃辛溫,散風寒濕邪;烏頭溫通陽氣;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通絡斂陰;黃芪益氣祛濕,可制麻黃發(fā)汗太過;烏頭大辛大熱,有毒,用白蜜之甘潤以緩其燥熱,并能解毒。本方使寒濕之邪微微汗出而解,邪去而正氣不傷。
本條論述寒濕歷節(jié)的辨證論治。
【解讀】
本方是一個強止痛劑。
本方用于治療寒邪偏勝之痛痹,證見肢體關節(jié)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關節(jié)不可屈伸,畏寒喜熱,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舌苔白,脈弦緊。病在上肢者加桑枝、秦艽;病在下肢者,加桑寄生、牛膝;若寒甚痛劇者加草烏、桂枝;病久挾有瘀血者,加乳香、沒藥、元胡、紅花、全蝎、蜈蚣、烏梢蛇;兼氣血兩虧者,加人參、黃芪、當歸、芍藥;寒阻痰凝,兼有麻木者,酌加半夏、桂枝、南星、防風;病久肝腎陰虛,關節(jié)畸形,酌加當歸、牛膝、枸杞子、熟地等。有用本方加蟲類藥治療硬皮病獲效者。此外,本方可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三叉神經痛、腰椎骨質增生癥,屬寒濕痹阻者。
方中烏頭為峻猛有毒之品,故用烏頭炮用,且煎藥時間宜長,或與蜂蜜同煎,以減其毒性。服烏頭湯后,若唇舌肢體麻木,甚至昏眩吐瀉,應加注意,如脈搏、呼吸、神志等方面無大的變化,則為“瞑!狈磻怯行е。古人有“藥弗瞑眩,厥疾難瘳”之說。如服后見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脈搏有間歇等現象,甚至神志昏迷,則為中毒反應,應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99
 樓主| 發(fā)表于 2023-4-7 10:37:47 | 只看該作者
免疫性不孕多屬腎虛瘀血阻絡。其中又以腎陰虛兼火旺,瘀阻脈絡較多見,知柏地黃丸可作為基礎方:知母10黃柏10生熟地各15澤瀉5丹皮5龜甲10灸鱉甲10赤白芍各15丹參15雞血藤20;一劑服1.5天,經期服加味四物,一月一療程,連服3個月后血抗精子抗體可望下降,再服2個月有望轉陰,服藥時間一般要持續(xù)半年。 ​
100
發(fā)表于 2023-5-15 18:15:54 | 只看該作者
本方用于治療寒邪偏勝之痛痹,證見肢體關節(jié)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關節(jié)不可屈伸,畏寒喜熱,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舌苔白,脈弦緊。
臨床上患者說痛,事實上不是疼痛,而是酸脹難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y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0 20:59 , Processed in 0.04457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